东京热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立足新时代发展使命,积极推进广东省慈善领域立法工作,深入实施“阳光慈善”工程,持续扩大慈善规模,优化慈善事业发展环境,积极落实各项激励措施,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,在促进共同富裕、保障和改善民生、参与基层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。
目前,全省慈善组织共2012家,其中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258家;慈善信托备案178单,财产规模达17.88亿元。设立社区慈善基金3445个,累计筹集善款超3.4亿元。建成慈善超市示范点225家,服务困难人群超143万人次,链接慈善资源约1亿元。广东福利彩票总销量连续17年保持全国第一,五年来筹集福彩公益金281.6亿元,有力支持扶老、助残、救孤、济困等社会福利事业。
政策护航 慈善资源精准对接
图为:2023年,东京热 印发《关于建立慈善帮扶资源供需精准对接机制 助力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的通知》
2020年以来,东京热 积极探索培育社区慈善主体的实现路径、工作机制和保障措施,着力构建慈善主体多元化、参与渠道便民化、服务形式多样化、制度政策体系化的“大慈善”工作体系。创新建立慈善帮扶资源供需精准对接机制,搭建省、市、县三级慈善帮扶资源供给信息台账,动员、引导超1000个慈善项目参与慈善帮扶,精准链接慈善资源到最需要的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,有效提升慈善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。连续多年开展留守儿童牵手行动、“百社联百村——助力百千万工程”专项行动等。
创新模式 推广慈善信托
东京热 贯彻落实《慈善信托管理工作的实施细则》,将发展慈善信托纳入推动“金融慈善”创新改革的重要措施,强化慈善信托制度保障与规范管理,切实维护各方合法权益。慈善信托备案情况列入《广东省民政事业发展“十四五”规划(2021-2025年)》重要指标,并纳入每年民政重点工作综合评估指标,推动各地慈善信托备案数量和规模不断取得突破。慈善信托覆盖扶贫、济困、救助、教育、环境保护、卫生健康等方面。
全民向善 打造南粤慈善品牌
广东已构建了多层次、多元化的慈善品牌体系,结合“中华慈善日”及地方特色,运用全媒体传播渠道,弘扬慈善文化,营造人人向善的良好慈善氛围。省级“6·30”(广东扶贫济困日)活动连续举办15届,成为全省最具影响力的公益慈善品牌。各地设立“慈善月”“慈善万人行”等一批慈善品牌,全省慈善活动年均参与人数超2000万人次。广州打造“社工+慈善”品牌服务项目,持续实施“善暖羊城——广州市社区慈善助力民生微实事活动”,构建四级联动机制,广泛动员社区商户、社会组织、企事业单位等参与共建。佛山开展“双百”圆梦行动系列项目,“双百”社工为特殊困难群体提供“微心愿”、房屋修缮等精准帮扶服务。东莞通过“民生大莞家”项目实现财政资金与社会资源的良性互动,有力引导慈善资源向村(社区)村倾斜,重点解决小微便民工程、开展公益服务项目。中山打造“博爱100”公益创投,动员全民参与。潮州打造“潮爱出发”服务品牌,聚焦老年人、困境儿童、低保家庭、大病人群等群体需求。此外,各地以“中华慈善日”等重要节点为契机,通过发放宣传折页、开展知识问答、举办主题游园活动等方式,引导社区群众参与慈善,营造浓厚的慈善氛围。
图为:广州举办慈善义卖益趣嘉年华进校园活动
图为:2024年2月24日,佛山市福利彩票发行中心参与“爱满佛山 向善之城”元宵公益慈善文化人人行巡游活动
汇聚合力 “慈善+”赋能
广东积极构建“线上+线下”双轮驱动的慈善服务生态,有力整合社会资源,创新“慈善+社工+志愿服务”“慈善+救助”等模式,促进慈善资源向基层延伸。各地通过打造网络平台、搭建交流平台、培育品牌项目等方式,汇聚慈善力量,有效引导企业、社会组织及公众参与慈善。广州、深圳、佛山顺德积极推进“互联网+慈善”,分别打造“广益联募”“腾讯公益”“慈链公益”互联网公开募捐平台,累计参与网民16.9亿人次,筹款360.9亿元。佛山建立“双百社工和众汇善精准帮扶系统”,实现全市兜底人群电子档案管理和需求精准对接,顺德区着力打造慈善综合体,布局“10分钟慈善生活圈”,围绕“5+N”功能开展款物募集、困难群体救助、特殊群体就业和培训、长者助餐等慈善服务。中山市连续三年开展慈善示范社区(村)创建活动,以点带面逐步推动全民参与慈善。清远市以“双百”社工站为基点,搭建“爱心驿站”“结对帮扶志愿服务队”等平台与机制,调动社区多元主体参与,构建基层社会公益生态体系。
图为:清远市民政综合服务指导中心举办民政公益集市,为老人提供义诊服务,宣传民政惠民政策等
图为:佛山顺德区伦教慈善综合体,市民在这里购买商品等于直接做慈善
主动对接 “双百工程”优化升级
图为:“双百”社工把链接到的电动站立床送到冯姨家中,现场协助安装
“冯姨,您申请的‘站立床’到了!”一张看似普通的电动站立床,为陷入困境的家庭重新点亮了希望。年近五十的冯姨(化名)因意外导致下肢瘫痪,生活陷入绝境。“双百”社工了解情况后迅速介入,为她链接到康复设备电动站立床。在社工协助下,受伤后的冯姨第一次站起来时,她热泪盈眶:“原来我还可以站着呼吸!”这张床不仅帮助她实现了重新“站立”的梦想,更成为了她康复路上的重要支撑。冯姨的故事是“双百”社工助力广东慈善事业发展的生动缩影之一。
扎根基层、深入村居、走村入户,主动发现救助需求、精准落实救助政策、高效对接慈善资源、精细开展专业服务......广东持续推动“广东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”(简称“双百工程”)优化升级,不断健全政策制度,完善工作指引,通过“双百”社工在重点保障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基本生活的基础上,实现从“人找政策”向“政策找人”转变,从“单一施策”向“综合施策”转变,从“短期改善”向“长期改变”转变,推动了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的有效衔接,提升了兜底民生服务效能,拓展了兜底民生服务的纵深,此外,还评选树立150个“双百工程”标杆社工站,发挥区域示范引领、辐射带动作用。目前,全省建成1631个社会工作服务站、9218个社会工作服务点,约3万名“双百”社工累计服务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超3280万人次,开展个案服务近11万个,培育社区社会组织1万余个,协同解决社区事务近10万项,链接社会慈善资源约3.8亿元。
扫描关注
东京热